以有限性为出发点的思考
我常讲一个重要的心智模型就是「以有限性为出发点的思考」。我们还是说比如少楠产品 flomo,小报童,他都会写出来自己不做什么,划清边界,这就是一种「以有限性为出发点的思考」。
这是一直想写的话题。提到这个总能想起 flomo 等一系列产品的「不是」与「边界」。以有限性为出发点的思考,首先因为生命短暂、易逝。人必有一死,固然是最为基本的道理。所有哲学归纳都以人必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一定会死为例。念死无常是佛家的基本法门。如果有寺院生活的经验,「时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是日日晚课都要念诵的句子。梓涛曾用「我们很快都要死去」作为签名。可是,真正能够体验到「生命短暂,我很快就要死去」这个事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如何体验到这一点?宗教或其他心理流派有过许多练习方法,或可借鉴,比如:常常思考死亡,写作遗嘱,拜访墓地。即使偶尔体验到了,我们还是容易陷于生活的烦恼之中,忘掉自己终有一死的事实。故而需要不断数数串习。
而精神分析之中,我们认为,体验到这一点需要突破夸大性质的全能自恋,获得哀悼的能力。而就像之前写过的「创伤影响面向未来思考」,如果一个人甚至以为身陷不断循环的一天之中,很难体验时间向前流动和推进,那么当然也就很难想象终有一天自己同样会死。因为这个事实完全与他的体验相隔,自然也就真正无法进入他的核心认知。只消一些否认、隔离之类的基本防御机制,这个事实就在他的心智之外了。
为什么需要意识到自己一定会死,很快会死,随时可能死掉这么无聊而且悲惨的事实呢?自然是因为这个事实对于我们的日常思考很有助益,其中之一就是它将带来以有限性为出发点的思考。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以生命的有限性为前提的种种有限性:我的能力的有限,资源的有限,时间的有限。实际上任何一个既定环境都是有限的。那么,所有问题都变成了如何在有限条件下选择目标,以及寻求最优解的过程。我们可能就会花费更少时间无谓思考「假如 what if」和「为什么如此 why so」,这两个问题最容易导致怨天尤人。我们也会理解选择就是分离和放弃,以及它本身就是一个达成目标的重要决策。
关于后者,我们还将继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