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作者的身份认同

同时,我一直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作者。我从中学时期就开始持续写作,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在我当时的母校的支持下出版了一部个人文集。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一直在写博客,为游戏杂志供稿,参与游戏社群,写一些与设计相关的文章。除此之外,我还涉足游戏制作、音乐创作、设计和小说写作等多个领域。

当我成为心理咨询师后,我也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公众号 [[ 何苦开心 ]],以及关于精神分析的创作。大家可以在我的网站或公众号上看到我的作品。从最初的精神分析活用、何苦读文献到后来的播客节目「清醒梦」、精神分析百鬼图(一个关于创伤的虚构系列,配合 AI 绘图,),我尝试过各种创作形式。我的创作涵盖博客、播客、视频翻译、邮件通讯、绘画,未来还包括我计划制作的游戏。我之前还制作了一套弗洛伊德的表情包。此外,我还有一些付费系列,包括关于心理咨询师元知识库的内容,以及关于精神分析实践的专栏随愈而安。我认为形式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言说精神分析不可言说部分(应用精神分析)。

除了作为个人爱好本身,我一直认为写作本身是一种治愈过程。精神分析也认为创作本身就是一种转化,它试图创造一种过渡空间。因此,写作对我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当我开始进行所谓的公众写作时,写作也成为了一种交流方式。它一方面可以验证我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与大众建立联系和产生影响。这也包括了我在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了解到的应用精神分析传统,以及我为什么要去塔维斯托克中心攻读应用精神分析硕士学位。实际上,它们都是一种尝试,一种传递和沟通的方式。精神分析本身需要不断尝试与大众交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对我来说有着额外的层面。我之所以愿意尝试各种创作方式,包括最近在 [[ 小红书 ]]上的尝试,是因为我希望能够找到更多更好的方式来与大众沟通精神分析的思想。

因此,对我个人而言,创作有两个作用,一是对自己创伤的转化,另一个是与大众进行交流的尝试。

因此,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不断优化我的工作流程,学习各种写作方法,实验哪种方法对我更有帮助,积累大量的笔记和草稿。这也是我能够开始实践数字花园的积累,与此同时,数字花园也是我的创作的一种新形式,是对创作的一种更新。

提到此条笔记的笔记 Notes mentioning this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