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花园
数字花园是一个已经被广泛讨论和尝试过的概念。尽管有许多关于数字花园的文章和实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这个概念,特别是那些没有互联网背景的读者。因此,我想用更加浅显易懂的语言来介绍它,以便让读者能够理解这是什么东西。我已经成功用这种方式向我的分析师介绍了这个概念,所以我认为如果他能够理解,其他人也应该能够理解。
与传统的写作不同,数字花园更像是一个思想的培育地。你可以随时记录你的想法,就像将它们种植在花园里一样。当你没有新的想法时,你可以继续发展旧的想法,或者在新旧想法之间建立联系,就像你不断地照料和修剪一个花园一样。
与传统的以文章为单位的写作和发布形式不同,数字花园更注重笔记,每个笔记都应该是原子化的,只包含一个单一的想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你将笔记做到原子化时,你可以轻松地引用或重复使用它们,这类似于编写代码,如果代码不是原子化的,就很难引用或重复使用。这与精神分析中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相似, [[ 打碎之后才能重建 ]]。
我采用的方法是渐进式写作、 [[ 版本式发布 ]]。渐进式写作是一个过程,从每天的原子化想法开始,不断地连接和发展这些想法。版本化发布意味着当这些想法发展得足够完整,可以形成一篇文章时,我会将其发布在我的公众号上。但这只是我的一个阶段性想法,所以它只是一个版本,而不是最终的完整版本,因为思想本身是没有最终的完整版本的。
在我的数字花园中,我有三个级别:已公开发布的文章,试读性的笔记(需要付费阅读),以及我个人的个人写作,不会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
Related
提到此条笔记的笔记 Notes mentioning this note
灵感买家俱乐部
我之前在游戏行业的时候就认识了 [[Bob]],我们还计划过一起做一个利器访谈系列,但后来我离职了,就没有实现。我一直关注他的灵感买家俱乐部。因为我也一直在关注创作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灵感买家俱乐部的许多实践都让我感到有所帮助。他们的社群也是由创作者组成。不过,当时我刚入行,对于自我暴露等边界拿捏不是非常清晰,所以只是关注。2022 年来到英国之后,感到更多连接需要,我在自己的创作上也有了一些突破,想要和他们交流一下。也在业余公司完成了一些项目。
作为创作者的身份认同
同时,我一直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作者。我从中学时期就开始持续写作,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在我当时的母校的支持下出版了一部个人文集。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一直在写博客,为游戏杂志供稿,参与游戏社群,写一些与设计相关的文章。除此之外,我还涉足游戏制作、音乐创作、设计和小说写作等多个领域。
想要建立数字花园的缘起
想要建立一个[[数字花园]],首先是因为我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尝试和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笔记。[[作为创作者的身份认同
我认同自己作为创作者的身份]]。它既是我的创作容器,也是我与外界交流的方式。我对写作方法论也非常感兴趣。我一直在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使用各种不同的笔记软件;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笔记。这些笔记使用了[[双链笔记]]、[[卡片笔记]]的方式,它们是原子化的且相互关联的。我认为分享这些笔记是有意义且有价值的。每天我都在积累大量的笔记,因此建立一个[[数字花园]]变得非常自然。唯一缺少的是一个公开发布的操作,如果不去做这一步,反而变得不太自然。
未完成的作品会变成土壤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他说未完成的作品会变成「土壤」。这与世界草稿日以及我们之前讨论的如何处理未完成的作品有一些相似之处。一方面,这种表达减轻了创作者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事实,过去的创作即使不是完整的作品,也会成为创作的养分,成为土壤。如何利用这个土壤来培育更多的创意,而不是因为有很多未完成的作品而感到压力,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心态,对我来说很有启发。
Ai 改变我们与信息之间的联系
像很多人一样,我最近开始利用 AI 整理精神分析资料库,包括一些视频和播客文件、书籍和文章。包括手头的[[数字花园]],我也是以[[语音输入、AI 修改,快速捕捉,全面收集]]的流程,通常使用语音输入,然后通过 AI 进行修改。虽然它不能完全还原我的语言风格,但对于快速捕捉和记录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AI 的支持使我能够处理每天繁重的写作任务,包括个案报告和逐字稿的写作。在不同项目中,我与 AI 进行大量协作,它在润色和处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阅读和写作效率。我并未用它们生成所谓的原创观点,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思想。我只是用它来润色语言和结构。
写出更加完整的作品
再就是希望写作能够越来越完整——一方面,写作可以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轻,从[[数字花园]]开始搭建土壤([[未完成的作品会变成土壤]]),另一方面,希望这片越来越肥沃的土壤能够逐渐形成更多完整作品。可能包括:和 [[newsletter]] 联系起来的[[应用精神分析]],更加完整和具有原创性的理论、临床笔记,[[元知识库]]、[[精神分析博雅教育]]等付费内容框架。
双链笔记作为自由联想、联结的精神分析应用
[[间隙日记、卡片笔记带来的碎片整合]]
实际上,我一直对[[数字花园]]和[[双链笔记]]等工具非常感兴趣,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它们非常精神分析。我记得当我开始学习精神分析时,[[双链笔记]]这个概念也开始出现。当时我觉得这个概念非常酷,因为它鼓励自由联想。我也在考虑[[比昂]]「连接」的概念,认为它是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广泛使用[[双链笔记]],因为我觉得它非常适合自由联想,非常符合精神分析的思维方式。我曾经尝试用这种方式进行更多的自由联想,甚至尝试自我分析,但实际操作可能有些困难。尽管如此,我认为使用它来撰写个案报告也非常有帮助。
关于我
我是一名个人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我的主要工作流派是精神分析。我目前是一名[[受训中的精神分析师]](精神分析师候选人),受训于[[当代精神分析学院]]的精神分析师项目(PTP),这意味着我持续接受理论学习、训练分析,并在督导下与来访者进行每周 3 次以上的高频精神分析工作。与此同时,我在英国[[塔维斯托克中心]]攻读精神分析研究硕士项目。我已经完成[[国际心理治疗学院]]的成人心理动力学训练,以及[[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的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动力学训练。您可以尝试了解心理咨询,查看我的个人简历,预约咨询。另外,我在与父母合作的前提下与儿童青少年工作,同样欢迎您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
关于站点
这个站点的主要内容是我的笔记,目前我写的东西还比较集中,大部分是与精神分析相关的。它们一部分来自于我长期的写作项目,名为[[随愈而安]],这是一个付费的[[小报童]]专栏,内容是精神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我也将它称为精神分析的自助手册。另外包括临床笔记和理论笔记,记录了我在临床工作和理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另一部分内容涉及精神分析培训、应用精神分析。除此之外,还包括输入内容的一些笔记,比如课程、播客或文献、书籍。未来可能还会以精神分析的视角与其他领域进行对话,进行更广泛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