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买家俱乐部
我之前在游戏行业的时候就认识了 [[ Bob ]],我们还计划过一起做一个利器访谈系列,但后来我离职了,就没有实现。我一直关注他的灵感买家俱乐部。因为我也一直在关注创作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灵感买家俱乐部的许多实践都让我感到有所帮助。他们的社群也是由创作者组成。不过,当时我刚入行,对于自我暴露等边界拿捏不是非常清晰,所以只是关注。2022 年来到英国之后,感到更多连接需要,我在自己的创作上也有了一些突破,想要和他们交流一下。也在业余公司完成了一些项目。
很巧的是,我正在准备我的毕业论文,主题也是关于创作者的。因为我参加了灵感买家俱乐部,也对这一社群实践有了一些理解和体会,当时提出这样一个 proposal 感觉很顺,想要做一个关于这个社群的案例研究。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缘分的事情。当然,这个数字花园也是作为业余公司的一个项目完成的。
提到此条笔记的笔记 Notes mentioning this note
使用充满悖论的语言
首先是 [[Bob]] 提到了[[迟早更新]]指出,[[灵感买家俱乐部]]会使用一些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例如「一起各自玩」、「冷漠的热情」。这让我想起了[[温尼科特]]的语言,他也使用了很多类似的充满悖论的措辞。这种现象可能很有趣,我本来就是想用[[温尼科特]]的理论来解释[[灵感买家俱乐部]]对于创作的促进。这种语言的诞生或许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智并不允许出现这种矛盾的状态,因此语言无法准确地表达这种逻辑。
利己出发去利人
最后一个点是,他提到我们通过从「利己出发去利人」,而在灵感买家俱乐部,[[小红书]]则打着「利人」的旗号,实际上更像是「利己」。这让我想起在参加业余公司的时候,好奇其他人的灵感可能会对自己的项目有所帮助,或者正如前面提到的,对于随机性的容纳和呈现。
Related
[[灵感买家俱乐部]]
双语创作的壁垒更在于沟通必要
[[双语]]创作:昨天和 [[Bob]] 聊了两句关于双语创作的事。他介绍了[[灵感买家俱乐部]]目前已有的双语创作者,补充说,还是要有留学背景啊。我问他:[[AI]] 不会降低难度吗?他说,预期受众,文化差异,都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的确如此。创作说白了是一种沟通的需要。最早受到 [[sunshine]] 启发,她就是为了朋友们能够读懂自己的创作而翻译成为三语。对我来说也是类似。当创作者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身份认同,国外朋友(或女友)却没有办法读懂你的创作,的确是一种强烈的交流欲望。另外就是引入,引出,见 [[梓涛]] 。以及我这一次的定位。和之前 [[indienova]] 的英文版也有些类似。读英文内容多了,当然知道也有好,有坏。要多泡英文自媒体寻找一些感觉。
容纳随机性作为一种灵感
另一个观点是,他提到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灵感。这种环境通常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和随机性,但在这样的容器中,随机性可以被接受,产生的东西会成为创意的来源。然而,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系统来容纳这些随机的灵感,它们可能不会成为创意,而只是一种干扰。因此,灵感买家俱乐部可能为学习和捕捉创意提供了机会,但最终让创意能够成型,而不是只是停留在灵感阶段。
Related
[[灵感买家俱乐部]]
未完成的作品会变成土壤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他说未完成的作品会变成「土壤」。这与世界草稿日以及我们之前讨论的如何处理未完成的作品有一些相似之处。一方面,这种表达减轻了创作者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事实,过去的创作即使不是完整的作品,也会成为创作的养分,成为土壤。如何利用这个土壤来培育更多的创意,而不是因为有很多未完成的作品而感到压力,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心态,对我来说很有启发。
系统训练依然是当前判断精神分析取向咨询师胜任力的不二之选
昨天看到[[小红书]]上对于[[严艺家]]的攻击,真的大跌眼镜。这场争论和当事人的利益相关,人格水平都有关系。这里想要借此探讨的是专业与业余的关系。
更新日志
创建这个站点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可能从 2023 年初就开始思考要做这件事,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着手。最初,我考虑了使用 [[Notion]] 作为解决方案,因为我看到很多人,包括我所在的[[灵感买家俱乐部]],都在使用 Notion 来创建会员库和内容分享。然而,Notion 本身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重的,我需要一种更轻便的方式。直到 8 月底,我才重新考虑了这个事情。这一次,我选择了 [[Obsidian]] 作为解决方案。从技术上来说,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我重新设计了内容架构,除了已经积累的相当多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整理和整合之外,每天依然持续写作,到目前为止,这个库已经基本上能够自动运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