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萌的过渡空间 Xiaomeng's Transitional Space
  • 写作作为一种精神分析实践
  • 不再要求自己强装大人
  • 不能感受情绪所以使用躁狂填满
  • 不被放在心里本身就是最为基本的自恋损伤
  • 从象征而非具象层面思考
  • 从身体角度来看,疲惫也是一种情绪
  • 令人扰动的环境可能只是自己投射,且不断削弱自我力量
  • 以有限性为出发点的思考
  • 使用理论合理化感受是危险的
  • 坏事发生之后反而感到安全
  • 如果不感到焦虑,想法就会自动消解
  • 学习也是一种内化的客体关系的外在表达
  • 对于时间的感受与内心状态相关
  • 强迫性思维并非真正的思考过程
  • 很多时候疲惫是一种情绪上的疲惫
  • 情绪是最先发生的
  • 想法常受焦虑驱使
  • 想法并不切实,而是受到情绪很大影响
  • 抱持情绪,而非倾倒
  • 无法选择与过强的失去感相关
  • 暴露脆弱激活被羞辱的感觉
  • 最小单位的强迫性重复就是念头
  • 正念或自由联想之中浮现出来的就是心智模式
  • 焦虑只是一种害怕的身体反应
  • 留意那些微妙情绪
  • 真正动荡与感到不安的是内心
  • 知道自己当下发生了什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缺乏情绪涵容体验导致害怕情绪本身
  • 耐受挫折的能力与思考过程,与心智生长
  • 自信的内在性与恒定
  • 解决问题需要遇到问题时不只向内归因
  • 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问题来自儿童期的全能幻想
  • 认知问题很多时候其实根本是情绪问题
  • 设置外在监测指标帮助自己觉察情绪
  • 调和欲望是精神分析的终极命题
  • 象征性思考出现问题时可能的检验标准
  • 象征而非具象性地使用语言
  • 追求权力也是一种自恋损伤的表现
  • 追问如何跳出系统的问题
  • 通过写作或正念克服强迫性重复
  • 集体情感构筑社会层面的坚固幻想
Copyright @2023 hekuka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