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作为一种精神分析实践
- 不再要求自己强装大人
- 不能感受情绪所以使用躁狂填满
- 不被放在心里本身就是最为基本的自恋损伤
- 从象征而非具象层面思考
- 从身体角度来看,疲惫也是一种情绪
- 令人扰动的环境可能只是自己投射,且不断削弱自我力量
- 以有限性为出发点的思考
- 使用理论合理化感受是危险的
- 坏事发生之后反而感到安全
- 如果不感到焦虑,想法就会自动消解
- 学习也是一种内化的客体关系的外在表达
- 对于时间的感受与内心状态相关
- 强迫性思维并非真正的思考过程
- 很多时候疲惫是一种情绪上的疲惫
- 情绪是最先发生的
- 想法常受焦虑驱使
- 想法并不切实,而是受到情绪很大影响
- 抱持情绪,而非倾倒
- 无法选择与过强的失去感相关
- 暴露脆弱激活被羞辱的感觉
- 最小单位的强迫性重复就是念头
- 正念或自由联想之中浮现出来的就是心智模式
- 焦虑只是一种害怕的身体反应
- 留意那些微妙情绪
- 真正动荡与感到不安的是内心
- 知道自己当下发生了什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缺乏情绪涵容体验导致害怕情绪本身
- 耐受挫折的能力与思考过程,与心智生长
- 自信的内在性与恒定
- 解决问题需要遇到问题时不只向内归因
- 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问题来自儿童期的全能幻想
- 认知问题很多时候其实根本是情绪问题
- 设置外在监测指标帮助自己觉察情绪
- 调和欲望是精神分析的终极命题
- 象征性思考出现问题时可能的检验标准
- 象征而非具象性地使用语言
- 追求权力也是一种自恋损伤的表现
- 追问如何跳出系统的问题
- 通过写作或正念克服强迫性重复
- 集体情感构筑社会层面的坚固幻想